看完了《白色巨塔》 作者:crab 来源未名空间

 茶花女

作者:renpeng 来源:未名空间

 红色小提琴

作者:arielwei 来源:未名空间

 


 


标题 :看完了《白色巨塔》

作者: crab

来源: 未名空间

 

 

 

    前几天一口气把《白色巨塔》看完了。当初是因为 ash 推荐,虽然很多年没有看日剧了,但是还是有点想看一看,现在的日剧是不是还跟以前的一样好看?不过最后推动我下决心去下载的还是因为看到央视也引进了这部戏,因为虽然不是不被央视引进的就不好,但是通常能被央视引进的,就肯定是很不错的。日剧总是不长,虽然这部比一般的稍长,但是比起什么台湾剧韩剧来说,也短小多了。这点是很合我这样的人的心意的,:)

    看完了以后,直接的感想是,真的是一部好戏,虽然没有看过之前的那几个版本和原著,,但这一部最新《白色巨塔》,不论是演员的表演,内容,镜头,制作,都是几乎无懈可击。

    先说演员,唐泽寿明真是太棒了,对角色的把握非常的准,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能把财前内心的刻画的完美精确。其实我之前从来没有看过他的戏,虽然对这个名字有所耳闻,但几乎是一无所知的,真的没有想到演技这么的棒;另一个主演,江口洋介,里见医生,对他当然要更熟悉一点了,这个角色非常完美,令我怀疑现实中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完美的人,所以总觉得有距离感,跟演员无关,纯粹是这个人物的设定。有时候我想,如果让我在这两个人中间选一个,我肯定义无反顾的选里见,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我不相信会有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出现,即使有,也不会那么好运,到最后终究会被社会磨平的。另外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剧里说得也不是非常的明白,所以总觉得里见对他老婆的感情很淡,很淡,淡到几乎让人感觉不出他对他老婆的爱,对儿子的还稍微多一点点。我不知道是不是江口洋介还没有结婚或者是小孩?总觉得他演这样的亲情的戏的时候,感觉不是非常的到位,包括跟他儿子一起玩耍的镜头,也让人觉得很陌生。这是一个让我觉得不是很舒服的地方。

    这部戏其他的演员都是非常的出色,可以说这部戏没有配角,每一个都性格鲜明,缺一不可。包括下部的两位律师都让人眼前一亮。除了佐枝子的角色稍微弱一点外,其他都非常的抢眼,特 别是东 教授,我非常喜欢这个人物,演员演的也是非常非常的有重量,完全刻画出一个前辈学者的味道来了。

    这个戏里,要说里见和财前两个完全对立的人生观,谁好谁坏,很难说,不能说财前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就是不对的,里见的就是崇高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背景和不同的立场,所以对待事情当然是全完不同的处理方式和观念。只能说谁的结果可能更好一点,而不能说谁的方式不对。所以正因为这样,里见和财前虽然彼此对立的立场,但是却互相惺惺相惜,彼此信任。虽然有医院内部不光彩的一面,但是很多人性的呈现都让人感动,所以这部戏里没有坏人。

    还要说的是除了原著的深厚功力外,这部戏的另外一个让人印象深刻功不可没的因素就是主题曲,「 Amazing Grace 」,没想到这么一个耳熟能详的音乐放到这样一部会那么好运,到最后终究会被社会磨平的。另外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剧里说得也不是非常的明白,所以总觉得里见对他老婆的感情很淡,很淡,淡到几乎让人感觉不出他对他老婆的爱,对儿子的还稍微多一点点。我不知道是不是江口洋介还没有结婚或者是小孩?总觉得他演这样的亲情的戏的时候,感觉不是非常的到位,包括跟他儿子一起玩耍的镜头,也让人觉得很陌生。这是一个让我觉得不是很舒服的地方。

    这部戏其他的演员都是非常的出色,可以说这部戏没有配角,每一个都性格鲜明,缺一不可。包括下部的两位律师都让人眼前一亮。除了佐枝子的角色稍微弱一点外,其他都非常的抢眼,特 别是东 教授,我非常喜欢这个人物,演员演的也是非常非常的有重量,完全刻画出一个前辈学者的味道来了。

    这个戏里,要说里见和财前两个完全对立的人生观,谁好谁坏,很难说,不能说财前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就是不对的,里见的就是崇高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背景和不同的立场,所以对待事情当然是全完不同的处理方式和观念。只能说谁的结果可能更好一点,而不能说谁的方式不对。所以正因为这样,里见和财前虽然彼此对立的立场,但是却互相惺惺相惜,彼此信任。虽然有医院内部不光彩的一面,但是很多人性的呈现都让人感动,所以这部戏里没有坏人。

    还要说的是除了原著的深厚功力外,这部戏的另外一个让人印象深刻功不可没的因素就是主题曲,「 Amazing Grace 」,没想到这么一个耳熟能详的音乐放到这样一部电视剧里,会产生这么强大的震撼力,每次一听到这个音乐,就能让人油然而生对生命的渴望,庄重而又感人肺腑,导演的选曲和选角一样那么的成功和独到。

    虽然可能大家都听过,但是还是忍不住想提供一个下载。

    http://www.zhsc.net/bbs/images/fssszy4/010amazinggrace.mp3

 

※ 来源 : · BBS 未名空间站 http://www.mitbbs.com ·


 



标题 : 茶花女

作者 : renpeng

来源: 未名空间

 

     前一段时间,和朋友去 Metropolitan Opera 听了一场茶花女。这么多年以来,还是第一次去看现场的茶花女。叔本华的对歌剧的看法一直让我心中窃喜,他说歌剧是给 musically impotent 的人听的,或者说,看的。当然这个话从我这个 musical illiterate 嘴里说出来,显得有点苍白。

     那天很冷。坐到座位上才知道唱 Violetta 的 Angela Gheorghiu 病了,换了一个我没听说过的女高音。 Alfredo 唱得也不太好,倒是 Alfredo 他爸比较出彩。起先有点失望,不过现场还是比录音更有感染力。几个动人的片段,让人难以自持。

     这出歌剧的情节与小仲马的剧本基本一致,除了 Verdi 给它起了个煞风景的名字, La Traviata --- 堕落的女人。 Verdi 认为这是个时代的主题。这里面的意思和把“肉蒲团”叫作“觉后禅” 差不多。写这部小说的时候,小仲马还是一个浪荡公子。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的混蛋老爸。他教导他儿子说,仲马家族的人是从不拒绝任何享乐的。但是从小被遗弃的经历还是让他对这种游离于正常家庭关系以外的女人抱有理智上的敌视。他在小说的结尾强调不是所有象玛格丽特一样的女人都能做到她那样。他后来越走越远,甚至认为法国吃了败仗是因为巴黎的妓女太多。

    虽然在 Verdi 的音乐里度过了一个让人心酸的晚上,但是这个经历却无法和当初读小说时相比。小说中只有几个人物,故事大部分在是阿尔芒的对作者的倾诉中展开的。阅读始终处在一种亲密的、私人化的气氛当中。在剧院里却是和三千人坐在一起看十九世纪喧闹的巴黎。 Verdi 为第三幕开头的盛大聚会写的舞曲确实很迷人。一边敲着键盘,那个吉普赛旋律还一边在我脑子里回响。但这是与主题毫不相干的枝蔓,虽然它让这出戏多了点看头。

    类似的障碍我始终无法克服,尤其是浪漫主义后期的管弦乐作品。比如 Schoenberg 的“升华之夜” 。台上,一百多个人满满的挤在一起演奏。台下,几千人蒸包子一样挤在一起听。故事却是一对男女在一个月夜穿过一片树林。它比原来的六重奏更感人,但是这种不平衡多少有点古怪。

    小仲马的剧本,我一直不大喜欢。玛格丽特和阿尔芒最后得以相见。舞台上峰回路转,而故事的悲剧色彩却被冲淡了。玛格丽特拿着绘有自己肖像的像章对阿尔芒说,我死以后,你要再找,也显得很陈腐。玛格丽特回到巴黎后,阿尔芒气愤之下把钱扔到玛格丽特的脸上,更让人难以理解。 Verdi 的戏剧才华是勿庸置疑的,他的音乐放大了所有的戏剧化场景。

    对歌剧的失望,让我对当初读小说时的体验无比怀念。这感觉就好像在路上偶而听到一个曲子的片段,很久没听过了。于是恨不得一步跑回家,找出来解解痒。中文版是早就不在身边了,就买了个英译本。再读一遍,发现了一些以前我从来没注意过的东西。原来玛格丽特一开始是那么理智,把一切都计划得井井有条。阿尔芒又是那么冲动而轻率,而且他哭的次数也实在是太多了。我对小仲马的叙事手法印象深刻。故事在阿尔芒的嘴里匆忙结束,读者被吊了起来。看到这,我知道高潮要来了,接下来就是玛格丽特那一篇篇让人心碎的日记。我一口气读完,摸了摸眼睛,干的。

    我觉得一定是哪出了问题。过后读了几篇关于“茶花女” 的文章,发现作者对“茶花女” 评价都很低,我感到了一种意外的落差。上了几岁年纪的人都知道“茶花女” 在中国的地位。它大约是中国最早的翻译小说,林纾在别人的帮助下用文言译成“巴黎茶花女遗事” ,此后不知道出过多少种译本。可能有人不知道 包法利 夫人,但茶花女却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英文译者的观点,让我吃了一惊。

    La Dame aux Camelias has never been a novel for which persons of taste and discernment have been able to confess outright enthusiasm. ... Nowadays the blushes spring from a reluctance to admit openly that a four-hankie novel can claim to be literature or even have a serious call on our attention. By any standards, it is not a particularly good book: at most, it falls into G.K.Chesterton's category of `good bad books'... [Dumas fils] wrote better novels and more significant plays, but he wrote them with his head.

    Coward 认为“茶花女”上不得台面。它满足了人们窥探隐私的心理,这当然是指那个时代的读者,因为 Alphonsine Plessis 是如此的出名。小仲马当时正缺钱,这个注定热门的故事摆在那里等他写。最致命的,它太煽情 (four-hankie) 。

    如果允许我用一点恶意来揣测的话, Coward 对“茶花女” 的反感另有原因。小说一出版,在巴黎就人手一本,那个势头“ The DaVinci Code ” ,“ Harry Potter ”都无法相比。一个英国人最早接触这个故事大约是在电影院或者各色的剧院。他于是自然地把茶花女归入蝴蝶夫人、人猿泰山、 007 一类。这些使得一个自认为有“ taste and discernment ” 的人认为他“ should know better ” 。

    我要是长在那样的环境里,估计也会是一副 cynic 的面孔吧。很庆幸,我没有。但是再读“茶花女”时,近乎麻木的经历,确实一个让人尴尬的事实。我还记得第一次读这个故事是在大一暑假回家的火车上。看到玛格丽特给阿尔芒留下的日记的时候,我知道我在同车的人眼里好像一个傻瓜。或许 Coward 是对的 --- La Dame aux Camelias is a young man's book, and it has all the faults and virtues of youth.

※ 来源 : · BBS 未名空间站 http://www.mitbbs.com ·


 



标题 :红色小提琴

作者:arielwei

来源:未名空间

 

   
    很多人都看过红色小提琴这部电影吧,里面讲了一个周转了直接各地的一个小提琴的 300 多年的故事,非常好看,画面漂亮,配音也很棒。但是据我所知,这个故事不是依照一个真实的一个小提琴来叙述的。但是我相信,很多小提琴背后都会有这样的或者更多波折的故事。因为现在世界上流传的最好也是最贵的一些小提琴都是 200-300 多年前的。

    看了这个电影,大家肯定要好奇了,这么好的电影音乐是谁写的呢? hahahaha.... 让我自豪的告诉你!他就是我们学校( JUILLIARD )的作 曲系 老师,伟大的作曲家 John Coriliano 写的!帅吧!除了他的小提琴和乐队协奏曲(红色小提琴)以外,他的第二交响乐也非常的出名呢!是那种还蛮有调性的很酷的现代作品,大家有空,找来听听咯。

    而担任电影配音的小提琴家就是被称作为 AMERICAN SWEETHEART (美国甜心)的 Joshua Bell! 他本人是用一把非常有名的叫 GIBSON 的斯特拉迪瓦第演奏的。

    不过呢,这个 GIBSON 也是很有故事哦!

    原来有一个波兰的小提琴家,叫做 Huberman , 到纽约的卡尼基音乐厅演奏,他带了两把琴,一把这个 GISBON 的 STRAD ,一把 GUARNERI 。哎呀,带那么多好琴做什么呢?真让人羡慕死了。他在台上用 GUARNERI 演奏,后台他的这把琴就失踪了。他可不是第一次掉这个琴了, 1919 年在维也纳就掉过一次,虽然后来被人还回来了,这次好了, 1936 年又掉了,没有人还给他了。

    到底是谁偷走了这个 GISBON STRAD 呢?哎呀,可怜,也是一个 JUILLIARD 的学生,叫做 JULIAN ALTMAN ,他偷了琴一直自己偷偷的在用,也算是一个纽约本地的音乐人,后来在 1983 年夏天,他终于把这个琴带到一个叫做 EDWARD WICKS 的修琴人那里去换琴马,粘开了的板,还有换弓毛,当时这个 EDWARD 就觉得这个琴绝顶的好,一定是一把 STRAD ,但是 JULIAN 又说这只是一把 COPY 。 EDWARD 还介绍 JULIAN 到 DENBURY 交响乐团做副首席,他还是一个比较和蔼可亲的人呢。

    过了两年, JULIAN 因为被告说对年幼的孩子进行性骚扰,被抓去法院审问,他就把这个 GISBON STRAD 和另外一把小提琴与四把弓子都积存在修琴的 EDWARD 那里。法庭判了一年的监狱刑,由于胃癌,他在狱中呆了半年就死掉了,但是临死前,他告诉了他的夫人他的这个琴是 STRAD 。

    他的夫人, MARCELLE ,在他死后,就把琴从 EDWARD 那里拿出来,然后找到律师去向伦敦的 LLOYD ,也就是小提琴原来的拥有商,要找寻费,讨价还价,最后觉得,小提琴再次买出以后, 4 分之 1 的钱都归这个偷盗者的遗孀 MARCELLE 。

     在 1987 年,也就是 ANTONIUS STRADIVARIUS 去世两百五十周年纪念, 48 把他生前做的小提琴都在他的家乡 CREMONA 展出,最后,一个叫 NORBERT BRAININ ,英国的小提琴家,也是 AMADEUS 四重奏的成员,买下了这把琴,而 MARCELLE ,得到了 26 万 3475 块 7 毛 5 分美金。后来,这个琴也是多方面周转,最后到了 JASHUA BELL 的手上了。光是这么不到 100 年的时间就有这么多故事,其他那 200 年就你们自己想想咯!

※ 来源 : · BBS 未名空间站 http://www.mitbbs.com ·

   
海外用户
请点此进入订阅
   
   
 
 
 
 
 
文章版权归其原作者
编辑部:wwang@unknowspace.com
版权所有:未名空间(www.mitbbs.com
          未名交友(www.jiaoyou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