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艺术也要讲人道主义
作者:TalkToHer
来源:未名交友

晚上回来无事,决定赶紧把netflix上租的电影看完。这次三个片子,已经在我手里躺了快一个月了,却迟迟没有看完,再不看完寄回去,每个月20块钱的月费就吃亏了。

这三个片子看得这么慢,责任真的不全在我。我也不知道当时在网上怎么选的,估计也就是看见哪个片子得了某某奖,就乱点击一通。这种趋炎附势作法的恶果,就是我不得不惨遭三个“艺术类”电影的轮奸。这三个电影,一个比一个艺术,也就是一个比一个惨不忍睹。

第一个是《Apocalypse Now》。看之前我想,这个不能太难看,好歹也是一个经典吧。事实上我的一个roommate,就在客厅里贴了一张Apocalypse Now的poster。想当年这个电影出来的时候,我国才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呢,现在我国都入世好几年了,人们还贴它的poster,我想,这片子一定有它“拽”的地方。

结果呢?弄半天就是一个假深沉的男人在河上漂啊漂,漂了整整两个小时,然后上岸碰上一个更假深沉的男人。假深沉的男人把更假深沉的男人给砍了。完。

靠。就算是马兰白龙度,也不能就拿他那沙哑、低沉的嗓音,再配点忽明忽暗的光线,随随便便就把观众给糊弄了吧。什么?这个片子里反映了人性在绝境当中的挣扎以及宗教对战争一次失败然而悲壮的解构以及个体在现代性面前的隐退……?去你的吧,谁爱写论文谁写论文去,反正我是不上这个套。好看就是好看,不好看就是不好看,靠逻辑和理论去论证一个东西好看,而不是通过直觉去判断一个东西好看,我觉得纯属吃饱了撑的。

然后是《Frozen》,这个更深沉。讲的是一个90年代中国的行为艺术家磨磨唧唧想死又不舍不得死、装死之后发现世上根本没人稀罕他的死、于是一气之下用真死跟世界撒娇的故事。男主人公的表情比马兰白龙度还沧桑,还要充满阶级仇恨,并且把这种苦大仇深的表情坚持了整整两个小时。看到最后,俺真想冲到电视里拿个老虎钳在他嘴边钳出一个笑容。

然后又到了今晚,《Ikiru》。看完了《Apocalypse Now》和《Frozen》,我想无论如何我也是在谷底了吧,不可能再往下冲了吧,何况这个电影的导演还是大名鼎鼎的黑泽明。黑泽明啊。虽然我不知道黑泽明是谁,但是我知道黑泽明应该是个谁。结果事实证明我又错了,这个世界山外有山,假深沉外还有假深沉。客观地说,这个电影前半部还挺好看的,虽然有点slow/boring,但是还能“抓人”。后面整个成了歌颂50年代日本版的焦裕禄了。而且歌颂歌颂也就罢了,十多个人开了一个小时的追悼会to make a point that the audience can get in 5 minutes,其它的55分钟就是不停的唐啊唐啊唐啊唐,折磨得我昏死过去好几回。边看我就边琢磨,好在当年大清王朝的时候没有艺术电影,不然估计直接取消“凌迟”,改“罚看艺术电影”了。

众所周知,there is a fine line between being artistic and being pretentious. 要我说啊,我真觉得很多艺术类电影有点侮辱观众智力的意思,就像很多现代派绘画也有这个意思。以为弄个面无表情的中老年男子在荧幕上晃两圈,就生死之类的话题说几句前言不大后语的话,观众就得瑟瑟发抖地去领会其中的“深意”。什么“深意”啊,你导演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观众还得做恍然大悟状,有这么便宜的买卖吗。这个世界上,欺负人有很多种方法,假深沉是其中一种。

突然想起蔡明亮的《不散》,就是一个侮辱观众智力的典型。啥情节没有,就是几个人在电影院走来走去,走了n个小时。掏出一个空盘子,然后非要告诉你里面有山珍海味,你要说没有,丫就惋惜地责备你视力有问题。靠,你爱裸奔就裸奔,我不过是指出你的确在裸奔而已。从“不散”之后,我就罢看蔡的电影了。某些导演为了装大师搞“艺术虐待”的心情,我能理解,不过我不能用艺术受虐与他同流合污。

总而言之,同学们啊,以后看艺术类电影,一定要留神点。要先体检一下,看看自己的神经、心脏什么的,是不是足够坚强。各位同学当中,有谁认识艺术片导演的,也麻烦你捎个话,告诉他们,为了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搞艺术也要讲讲人道主义。


The turtles can fly

作者:espera
来源:未名交友

伊朗和伊拉克合拍的电影,以一群挖地雷为生的孤儿为主角,反映战前一直到美军占领伊拉克时人们的生活。片中的孩子们表演非常逼真,生动感人,特别是那个只有两、三岁,总是被抱在手上的小小盲孩,哭、笑、悲伤的表情,都是那么真切,不知是怎么拍出来的。也许所有的儿童演员都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演的也就是他们自己。


场景一:

小女孩失去父母,哥哥被美军砍断双臂,自己被强暴生下小盲孩。她自己对生活没有希望,多次想要自杀,对这个孩子,她又爱又恨。在这个片断中,她把小孩子背到一个悬崖边,用绳子系住他的一条腿,准备把他丢弃。小孩穿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戴着小斗篷,穿着小靴子,一副盛装出发的样子。小女孩摸摸孩子的脸,亲吻他,小孩子摸着小女孩的脸,玩弄她的头发,又害怕地缩手(之前因为小孩子揪头发而遭小女孩打到鼻子流血过一次),再伸手去摸,又缩手。小女孩依依不舍,最后决然离开。走的时候,小孩子感到害怕和孤独,叫着“妈妈”,女孩回头,眼里满是泪水和悲哀,凄然的表情令人难忘。


场景二:

小盲孩自己从崖边走出,到了危险的雷区。“孩子王”(这个小孩子神通广大,统率所有孤儿,自己既懂装天线,又懂装武器,当地一等一的“技术专家”)带着一帮孩子赶过来。小小孩摇摇晃晃地走,孩子王大叫:“站住,不能动”,小小孩仰头,笑,“为什么不能走?”孩子王说,“听话,站着不要动。”小小孩害怕,发抖,脚步开始不稳定。孩子王说,“你站着,我来接你”小小孩听到自行车的喇叭声说,又咧嘴笑了,“我要你的自行车”孩子王说,“好,你不要动,我推车子来接你。”一边按着喇叭,一边推车慢慢走到雷区。身后一群孩子深情沉重,但是默默地看着。孩子王的小跟班,一个很爱哭的小男孩,对着身边另一个没有了一条腿的小跟班,大哭,“为什么你不去?他是好人,我不想让他去,他要是死了怎么办?”那个小跟班说,“什么?难道你要我再失去另一条腿吗?”


场景三:

美军攻占伊拉克,萨达姆铜像被推倒。小跟班过来看被炸弹炸伤了脚的孩子王,告诉他,“我有一个非常宝贵的礼物给你,是我抢到手的。”拿过来一看,是萨达姆铜像的一条手臂。另一个小跟班抚摸着手臂,说,“真漂亮啊”。

 

和beatles fan一起分享下paul的演唱会(很长很长)
作者:hoopsnyoyo
来源:未名空间

Paul:I was only waiting for this moment to arise.

前言1

13岁的时候,隔壁邻居的小孩子因为生病没有办法参加吴奇隆等人的演唱会,于是我欢欣鼓舞的去了。那是我看过的一场演唱会,让我很激动,要知道那个时候小虎队是整个一代人的偶像。其实那演唱会的时候小虎队已经要解散了,吴奇隆很悲伤的唱了“祝你一路顺风”。至于我有没有撒几滴眼泪,我已经没有记忆了。对小虎队的热情维持了大约一整年。

16岁的时候,跟着我爸爸的同事去看了周慧敏,依稀记得还有其他人,至于谁唱了什么歌,全无印象。这是看过的第二唱演唱会。

19岁的时候,罗大佑来了,带来了周华健。那场演唱会很精彩,我跟着唱了好多歌,“恋曲1990“,”你的样子“,”亚细亚的孩子“,”滚滚红尘“。坐在我旁边的一个男人大概30多岁,哭的一塌糊涂。我并没有迷恋罗大佑到如何的程度,只是想感受一下这音乐教父对几代人的感染力。我没有白去。

我妈妈说我是一个没有耐性的人,表现在我对“偶像”的喜爱非常短暂。我跟我妈说,这是我逐渐成熟的一个标志,人越发长大了就会对“偶像”有新的理解,就会寻找新的目标。我说出这话以后发现自己给自己打圆场竟然如此冠冕堂皇。其实我真的是一个没有耐性的人。

直到我遇见了John,Paul,George和Ringo.


前言2

其实这是一件不大好意思说的事情,在这里就简化为一个曾经跟我在一起的男孩子为我打开了beatles的大门。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beatle fan,我跟着他听了很多很多beatle的歌,早期的中期的后期的。他不太哎爱说话,有时候他就放beatle的歌给我听,他听着听着就哭了。后来我知道,那首每次让他流泪的歌,是yesterday。

不说这些。

我后来逐渐的成为了一个beatles的忠实fans,到现在大约已经有7年。在复旦的时候,在南区买了好些打孔的cd,在美国的姨也陆续给我买过2、3张。到了美国以后买的大约有10张,不包括john单独的1张和paul单独的2张。但是我的collection还差的很远。我最爱的是no.1专辑和anthology。no.1是大多数人都有的一张,集中了beatles的经典之作27首。anthology系列是把以前的歌重新配乐演唱,类似老歌新唱的做法,很多歌曲被重新演绎,很精彩。我所有的辑,都反反复复的听过,而且永远没有厌倦的时候。no.1的熟悉程度已经是,听着一首,就知道下一首是什么。说顺序我是说不出的,但是哼就可以哼的出来,很奇怪的事情。

至于beatles的照片集和书,我大概买的不很多,只有5、6本。其中一本是借来的,时间久了人家久忘记了。黑黑。上次过生日的时候marjorie送了一本,我很高兴。

对于beatle的爱,我的理解是,需要年龄和文化的积累。太年轻的小孩子不会懂得那些歌的意思,而没有接触过西方文化的,不会接触到这些东西。这么说未免有点arrogant,但是却是事实。并且,需要一个引导。我想,在现在的中国,我这个年龄的女孩子喜欢beatles的,不仅仅是喜欢,是热爱,已经不多了。如果谁发现了一定要告诉我。我一直都很为自己自豪,我是beatles的歌迷,不是伪装小资的歌迷,是真正的歌迷。我爱的是这个乐队的灵魂,是john的自由随性,paul的惊人的才华,george很安静但是是器乐的高手,ringo我了解的不多。

2002年,我来美国的第一年,9月paul在纽约拉开了tour。我没有去,因为我是在tour之后才知道的。我是一个彻底的笨蛋,我后悔的几乎要把肠子吐出来撕成一截一截。我买来了dvd,我哭了。paul曾经离我不到300公里,可是我没有去。我看着他在电视机里唱yesterday,全场沸腾,可是我没有去。

2005年,paul又来了。这次我聪明了,我加入了若干fans club,是人家通知我的,黑黑。10月8号,washington dc,MCI center。票在5月份刚出的时候就买了,一狠心买了场内的位置。这是paul啊,是一个LIVE BEATLE!而我就要在DC见到他,听到他唱那些我听了无数便的歌。我想到这些,就要哭了。

想到一个词,beatlemania,是在词典里查的到的,解释为对beatle的疯狂。60年代,许多女孩子在看beatle演唱的时候昏厥了。有人说超女在上海的演唱会很“火爆”。Hold on a second,你不知道什么叫做“火爆”,除非你看过beatles的演唱会。

The concert-0

10月8号。DC一直下雨,天气很凉。下午我们去了air&space museum,玩了太空飞船。我心里很平静,甚至没有意识到就在今天晚上,8点,即将发生的事情。

7:00,ChinaTown的饭店。我开始感到紧张了。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紧张,又不是跟paul单独见面,但是我就是紧张了。我出汗了,坐立不安,时时看表。

7:30,MCI center。我们吃了饭就直接前往MCI center,走过去大约2分钟。门口排起了长队。居然有人穿这西装,还有晚礼服?我搞错了吗?到底是不是paul的演唱会?不会有人穿西装来疯吧?拿出票来看看,没错。

7:40,内场。我们的位置在内场,距离stage大约有30米,还是很远。2万人的场地已经坐满了一半。小孩子,年轻人,老头老太,真有意思,在这里可以看到跨越几个generation的人。

7:45。我焦灼的不得不再次去卫生间。人越来越多。

8:00。paul还没有出现。并不奇怪,一般演唱会的开始都比预定的要晚。舞台仍然被幕布遮着。

8:15,小白(偶lg)要上厕所。我一下子很不安。万一他走开的时候,paul出现了我该怎么办?万一我pass out了谁来救我?2分钟以后他回来了,paul还没有出现。

8:17,调音师出现在前台。调音用的歌有maybe I'm amazed,Band on the run。人群中时不时的爆发出尖叫。

8:25,还在调音。每次音乐稍停,全场的人就尖叫,以为paul要来了。我就这样一次一次备受折磨。大起大落的情绪是要让人衰老的啊!

8:35。音乐停了,灯光暗了。舞台上面的大屏幕播放paul小时候的生活片断。出生,童年,遇见了johnl,遇见了george,乐队的开始,鼎盛,解散了,wings,跟linda在一起。paul自己是narrator。每一个人都在专注的看,一时间竟然很安静。我的心怦怦的跳,好像随时要从嗓子里面蹦出来。我压着自己的情绪继续看vedio clip,我知道这clip一旦结束paul就要出现在舞台上了。

8:40。舞台的灯光突然亮了,幕布升起来了。全场沸腾。


The concert-1

Paul站在舞台上的时候,全场都失控了,我从来没有见过2万人在一起scream。他穿着红色镶金边的外套,里面是蓝色的t shirt。大屏幕上,是paul的脸,是在电视和dvd上看了1百万遍的paul,而他现在就站在距离我30米的地方。

我一时间空白了。我现在应该怎样反应呢?一个活生生的beatle就站在我面前的舞台上,而我并不是在做梦。我应该昏倒么?我应该立刻死掉么?我应该冲上台去抱住他吗?我什么也想不起来了,似乎被paralyzed,无论如何不能够动了。

这个时候,我的泪流出来了。大概是一种面对巨大冲击的本能,我哭了。那种感觉实在是surreal的,我见到了一个beatle,他们怎么能被人看到呢?他们根本是legend啊,是书里,电视里,cd里的人物,他们根本不是现实啊!可是我见到了,我见到了paul,我见到了paul在唱他自己写的歌,40年以前他写的歌,可是仍然在被全世界传唱的歌。我知道我不需要掐自己,我知道这是现实,但是却是不可能的现实。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一切。我只有疯狂的尖叫。我想喊paul,i love you.但是我喊不出任何词语,我只有无奈的,倾
尽全力的尖叫。

如果你说玉米是最疯狂的,那是因为你没有见过beatles fans。这个人群不分地域、性别、年龄的跨越,这个人群共通的就是他们都热爱着一个乐队。这个乐队这4个人不是刚刚脱颖而出的小伙子,他们繁荣的时间是在40年前,这4个人中间已经有2个永远离开了人世,另外的两个一个是63岁,一个是64岁。40年前就爱上他们的人已经变成了老人,仍然热
烈的爱着他们。40年前还没有出生的人,后来通过他们的父辈爱上了他们。于是在今天,我看到了所有的人,不管是17岁的姑娘还是80岁的爷爷,都随着paul一起唱一起扭动一起简叫。这就是神话吧。只有Beatles才能缔造的神话。

我看着舞台上的paul,我看不清他的脸,但是我知道他就在那里,就在那里唱。大屏幕上,paul还是40年前的样子,只是变老了。我怀着一种朝圣的心情看着他。我知道他看不到我,他即使看到了也不会在意我。但是他是paul,是我心里最最神圣的paul。

他一首接一首的唱,我只有跟他一起唱和跳。有时候paul停下来,做一个很有趣的动作,摸一下鼻子,或者装作无奈的摆摆手,或者捂住耳朵,fans就疯狂了。我想这些中年的甚至接近老年的人,在平日里应该也是严肃的公司职员、律师、警察、教师,在家里是慈爱的爸爸妈妈,可是在这里,他们都跟我一样,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疯子。

Drive my car
She comes in though the bathroom window
Let me roll it
Maybe I'm amazed
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
我都以经记不清他的顺序,甚至都想不起来他唱了哪些。他穿插的唱beatles和wings的歌,人群时时刻刻都在极端high的气氛中。我惭愧我不是一个wings的fans,我无法跟唱wings的歌,但是我仍然是在摇摆的。因为我爱的是paul。

我仍然不能描述这种surreal的感觉。Drive my car是Rubber soul专辑的第一张,那是我最喜爱的专辑之一,听了不下30遍。Drive my car也是在radio里面经常被播放的一首歌。我听过这首歌的次数大概在100,不是夸张。可是paul在唱,这是他40年前和john一起写的歌,现在他在舞台上弹着吉他在唱。我转身看着四面的人,都是awe-struck的face。
再去看舞台上,我看到了paul,john,george和ringo,他们都梳着moptop,穿者一样的灰色西装,年轻而热烈的面孔。我一下子分不清现实和幻想。

paul很幽默,时不时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这个时候你觉得他不是一个beatle,他就一个隔壁实验室的同学,经常可以在楼里碰到他,相互开开玩笑。paul说,他以前和george合写过一个没有被发表过的小作品,他提到george的名字,人群失控了。paul说,那我索性把下面的时间留给john和george。这个时候有人开始哭了。大屏幕上,一个人举着一个牌子
,写着happy birthday,john。10月9号,john lennon的生日。paul唱起了生日快乐歌。
happy birthday to you
happy birthday to you
happy birthday dear john
happy birthday to you
我又一次哭了。john,你在哪里?为什么上帝要把你带走啊john。他一定是嫉妒你,因为我们有多么爱你。

The concert-2

我不知道我也可以这样wild,我感觉自己很真实。

Eleanor Rigby和Penny lane.这两首轻松活泼,可是歌词很复杂,我只能记住一点点,所以在高潮部分的时候才能和上去。但是,good enough。然后Band on the run。这是wings的代表作,我听过很多次。Good day sun shine。这里paul讲的一个小故事,是前不久space capsule回航遇到困难。NASA在第二天早晨通知宇航员,地面天气晴朗,可以顺利回航。同时回放了这一段录像。Good day sun shine是george的歌,但是我最喜欢的george歌是something.期待paul能够像在02年一样重演something,可是这次没有。

paul 63岁了,他在台上疯子一样的弹琴,唱歌,奔跑,没有一个休息的时刻。paul is amazing。我想没有多少人能够在这个年纪做到这些事情,当然paul是不一样的,因为他是paul。

他坐下来在钢琴边上,唱起‘pretty face',是beatles很早期的一首作品,我不熟悉,但是能够跟着哼。忽然他停下来,一边摇头一边说,no no,that's not what i meant.i didn't mean to play pretty face,i meant this———

hey jude
don't make it bad

可以想象舞台下面已经疯狂到绝望的样子。这是hey jude啊,是我最最喜爱的hey jude。我听paul唱过无数次,孙燕子也唱过,i'm sam的sound track里面也有翻唱的版本。现在是hey jude的作者做在钢琴前面,唱这首已经有40岁了的hey jude.全场的大合唱那么整齐响亮。我拼命的喊啊,可是我的声音被淹没了。但是我在唱,我跟着paul在唱。
so let it out and let it in
hey jude begin
by making the world a little colder
到了na na na的部分,音乐停了,paul走道舞台中间,全场都在唱,好像事先排练过似的,整齐的让人感动。paul指挥我们,让舞台四周一圈的观众先唱,然后是中间内场的,然后是guys,然后是girls,最后是大家一起唱。我真的被感动了,这些年轻的年老的fans,现在像中学生一样的听从paul的指挥,纪律只有一条,就是我们都是beatle的fans。

paul短暂的下台休息,一片漆黑。我想着他不是走了吧?还没有唱yesterday和let it be啊,还没有告别啊。paul不能走。一会儿他回到了舞台上。吉他背起来,只弹奏了几个音,我就知道了,全场都知道了。不能不知道啊,太熟悉了,这是yesterday。看过一个评论,说yesterday是至今被翻唱过最多次数的歌曲。走在任何一个国家,人们可以不知道
国家的总统是谁,但是每个人一定都会唱yesterday。

yesterday
all my trouble seems so fayaway
now it looks as though there here to say
oh i believe in yesterday

我哭了,我想只有眼泪才能够表达我此刻的心情。写于1965年的yesterday,出现在1965年的'help'专辑中。其后还出现于anthology 2,no.1和red album中。我听过yesterday不下1000遍吧,有时候很伤心难过,可是哭不出来,我就拿出这歌来听。paul清澈的声音演绎着对爱人的思念,优美哀伤的旋律,吉他简单干净的伴奏。如果说真的有完美到极致的
歌,那么就是yesterday吧。可是当paul站在舞台上演绎这首歌的时候,我还是不能自已的哭了。我这么多年爱的,等待的,也不过如此吧。我前24年的生命,都是空的,直到今天,直到听着paul唱yesterday,我才明白其实我等待的就是这些罢了。我望着大屏幕上paul的面孔,那是我再熟悉不过的paul,我看见john,paul,george和ringo向我走来。从
他们还是moptop的纯真时代,走过65、66年的beatlemania,走过哀伤的乐队解散,走过john被永远的带走,走过paul和linda一起经营的wings,走过george也不幸离开,走过paul02年在纽约的演唱会,走到现在。一首歌可以带给我的居然有这么多这么多。只因为它是yesterday。

why she had to go i don't know
she wouldn't say
i said something wrong
now i long for yesterday

let it be的时候,paul点了蜡烛,他身后的大屏幕上也闪动着无数的烛光。我想这时候如果每个人手里都有一盏烛光该有多好啊。

11点半了。我知道,我们都知道,paul要走了。我期盼了这么久,可是一眨眼的功夫就结束了。我真后悔啊,我没有好好的,认真的看paul几眼,好让他的样子,他的笑容,他做鬼脸的表情永远的刻在我的脑海里。

感谢paul。我爱你。我爱beatles,我爱john,george和ringo。你们是永远不会老去的摇滚精灵。

The End
从DC回来了。我这两天休息得很不好,因为我一闭上眼睛就是镁光灯的强烈闪烁和fans的尖叫,还有paul在舞台上弹着琴,唱着我听了1万遍的歌。我有时候想,paul一定很厌倦这些了吧,他已经tour了全世界1万次了,可是每一次他都像第一次一样的投入和深情。

我要感谢小白,感谢他对我的理解。我们的票是$118一个人,加上手续费我们花了250多美金。可是他没有对我的一句埋怨。他是明白我的。

感谢耶耶对狗狗的照顾,这次给她添了很多麻烦。如果没有耶耶,我们去得也不放心。

感谢jeff对我的宽容,没有要求我补假,还对我说have fun...(感谢nih给了他funding和
good mood)

感谢paul。感谢john。感谢george。感谢ringo。是你们创造了这神话。你们是不朽的。

Blackbird sining in the dead of night
take the sunken eyes and learn to see
all your life
you were only waiting for this moment to arise

Paul,all my life I was only waiting for this moment to arise.



观察和参与
作者:sundance
来源:未名交友

前天因勇拍湖边夕阳,不管夜风冻人,终至成病。

大脑不能工作时,我就抑郁。感到生命的飘浮,轻淡。不可承受之轻。

看了一部稀奇古怪的电影,《厨房故事》,瑞典的。一个古怪的科学调查,让观察者绝对置身事外地观察男人在厨房的日常活动。绝对observe, 不允许任何的 interact with the observed. 标明是喜剧片,但却不是,这个标签是拿来哄美国人的,也哄了我们。

朋友看影评说瑞典曾经就有过这样类似性质的调查,甚至大到运动。所以这是大悲剧。

最后两人成了朋友。调查者给被调查者过生日。聊天到非常默契。被调查者后来坦白自己也在观察记录调查者的行动。调查者因此被解雇。被观察者因了被忽略的疾病,在某一天却突然逝去,而又留下自己的房产给观察者。

其实这种想完全客观,冷漠地观察研究人类社会的思潮,却是西方历史上多次出现过的。在文学史中,就有左拉等人的自然主义。现代统计学在政治和社会学中的运用也是。人类学的研究,发达国家的学者去观察研究较原始的文明,何尝不是类似的性质。

电影把这种荒唐演绎得淋漓尽致。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却对此难以察觉。比如有时仅通过表面的观察就判断一个人,等等,还标榜自己肯定是客观的。忘了, 他也是这出戏的一个角色。被观察者的行为方式,很可能已因他的存在而改变。

然而, 让我抑郁的却不是这些。让我感慨的,是下面的一个思想:

人不能仅仅靠 observe 来参与生活。 靠 enjoy 也不够。人之所以是人,不是一株植物,等待观察或被观察,就在于人能够interact with the enviroment and other species.

我的过去和现在的全部痛苦,就来自于此吧。不是说没有朋友。而是感觉置身在生活之外。也工作,却感觉不到自己对环境的任何影响,任何贡献。游戏,娱乐,只是在消费,而不是生产。我可能对这个社会有诸多观察,我读很多书,我思考。但我对这个社会的影响为零。我的社会地位也可以说为零。

从前在中国,就像种子在土壤,人会有很大的动力学习,思考,写作。但你真正想写的东西可能无法发表。发表了也不会有任何用处。这个社会不会因一篇清谈而改变丝毫。它的运行不受普通民众的意愿干扰。你更不敢奢侈地去想干其它不落常俗的事。封闭的社会会有更多僵硬的俗套左右你的行为。所以你对那个社会的影响力,可能为零。你只可能成为一株无人理睬而疯长的灌木。可以推论没有了学位和饭碗的压力,你的动力还能坚持多久。很可能只是写一些学究文章,或者愤青文章。几颗酸果子而已。就是一个孔乙己。哈维尔说在某种社会中不会有故事发生,所言极是。网络的发达,是一条出路,但它毕竟不能代替书和报纸杂志。它不会给人以充足的动力作认真的研究,也很难完成不受干扰的完整论述。没有版权也少了经济上的动力。传播渠道也不同于纸媒。

美国的网络社会的兴旺却一点也不影响它图书市场的发达,就在于版权的保护,使要吸取更完整和更专业的知识,只能靠图书,而不是网络。美国除了杂志, 书籍至今还没有上互联网,google 的努力受到完全的阻碍。所以不象中国,在美国,没有网上图书馆。版权存在的意义,也正在于鼓励作者的写作。如果可以靠一书成名,发财,那么写作者就可以以此为生,从而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用心写作。盗版虽然可以一时降低知识文化传播的成本,特别是仿照国外的东西;但却不可避免地摧毁了创作者的热情。因为他们就只能将研究和写作作为副业,另谋生路,从而影响写作的动力和作品的品质。

这也是人们不能只是考虑observe and enjoy的例子。还要给创造和生产留出一条生路来。

而在美国, 要在各种媒体上发出声音,难。语言的障碍几乎无可逾越。很少的中国人有些选举权,所以连地方事务都不能参与管理。 而且,没有非需要你插手不可的事。一切自有人来管,而且是专家。一切即使不成熟,也有人在努力让它们成熟。而你的经验,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只能让你做一个见习生,而不是领头者。当然也有时候需要你为自己的利益呐喊,但这种机会是少之又少,不会占据你的大部分生活。

生活中的旁观者,在社会中的地位,就是零。上个世纪初的俄罗斯知识分子叹息自己是多余人,因为他们只能旁观,不能行动。风花雪月也不能掩盖内里的颓废,无力和死气沉沉。屠格涅夫,契科夫,还有《当代英雄〉,等等。知识分子只是把他们的悲哀说了出来。 那时的所有大众,除了统治者,都是自己生活的旁观者,因为他们没有管理自己生活的权利。虽然人不可能绝对控制所有主宰自己的力量和因素,不可能绝对自由,但相对自由是可以拥有的。不受少数人任意奴役自己的生活,比如可以自由迁徙,就业,依法办事,税收合理;可以对改变自己的生存处境有所行动,较自由地追求理想的生活,比如环境污染和教育问题;对自己受到的待遇是否公平有所认知,可以申诉,比如政府管理透明和言论自由;并按一种更好的方式管理这个社会,是可能的。
当初读的时候是想不到反观诸身的。因为不知道,旁观者的反面,是什么样子。

从宁静的婚姻看外嫁女的生活
作者:blessfromGod
来源:未名交友

很早就挺喜欢宁静这个演员的,可能是因为少数民族的关系吧,看宁静总觉的比别的女演员多几分灵气。宁静在演完红河谷后就和影片中的美国帅哥恋上了。其实那时宁静是不懂英文的,交谈要靠翻译,最后老美向她求婚也还是要经过翻译的把关。

不管怎么说宁静是嫁了,嫁了个挺帅的老美。之后就从人们的视线淡出了,没多久孩子落地了。我还真是挺好奇俩人是怎么交流的,当然语言是学的快,不过初期可能除了肢体语言别的怕很难深入。

这几年宁静回国演了不少戏,孩子扔美国了,别人问起她的婚姻,宁静是也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是说和以前想的不一样,其实实际和想的能一模一样的事又能有几桩呢,但愿这桩婚姻没和韦唯一样分手收场。

说起来韦唯当年嫁了瑞典老头的时候激动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到得孩子一个一个出世这日子倒越过越窄了,最后离婚收场把这样丈夫狠狠还数落一顿,这不好那不好的,连人品都成了大有问题的了,真让人唏嘘不已。

至于更远一点的,张曼玉的跨国婚姻也是无疾而终,还好现在仍是朋友,算是不错的了,让人可笑的是那个改名为小山智丽的何智丽,在亚运会上一路八嘎,好悬没当她是日本人了,结果离婚了说老公虐待她,说这是日本人欺负中国人的国耻,也不知她早干甚么去了,受了欺负才想起中国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说了一堆离婚的,过的好的肯定也不老少,一来人家不爱炫耀,二来这名人离总是婚比较引人注目,所以乍看起来外嫁倒不是件好事了。一般来讲婚前期望太高,只怕婚后就要失望,这个中外都适用,而婚前对困难准备不足,婚后怕也难适应。说起来外嫁最重要的就是个交流问题,中外思维上是有差异的,不能做到求同存异,互谅互让以后的日子自然就不好过了。

外嫁女作为一种文化改革初兴起于上海,以后北京也挺多了。那时候外嫁可能图物质上的多些,现在物质也很种要,不过嫁老头的可能比以前少了,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上去了,另一方面老外也没以前那么稀罕了。

嫁老外的人很多,有喜欢西方生活的,以学英语搞演艺的为多,有想改变现状的,比如离婚的,或是喜欢刺激追寻不同的。当然也有一见钟情的,这类肯定有,有多少就不敢肯定的。总的来说都多少带点虚荣,这个人人都有,真没啥可忌讳的。

就拿文学城来说,嫁老外的就挺多,奇怪的是人人都大谈自己活的有多好,好象都嫁给上帝了一样,其实照我看,也未必如此,真过的好的自己知道,谁满大街去嚷嚷啊,说不好听的,还是中国男同胞对这些位不够宽容,一提外嫁就鄙视的要命,最后搞的这些位,有苦水当蜂蜜往外吐。一个个都快成了自恋狂了。

公正的讲,外嫁女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嫁出去,娶进来一进一出增加交流都是好现象,可惜可能从总体上看,中国外嫁女的素质相对国内女性的平均水平还是低一些,外嫁的往往是那些好吃懒做的,极度虚荣的人。

下决心外嫁不是件容易的事,要生活好更要有很多努力。其实生活的不好了也没甚么自卑的,看看网上那些指手划脚,成天用马甲骂这骂那的人,不过是自卑选择发泻的表现罢了。

宁静的生活虽然未必有她以前想的那么幸福,但她也还是选择了接受,也没在镜头前打肿脸充胖子,人家还是明星呢,生活这玩艺,不如意之事十之七八,平平淡淡才是真吧。

March of the Penguins
作者:fleur
来源:未名交友

Remember the name Luc Jacquet.

Luc Jacquet is a documentarian. Unlike Hollywood mega-million film directors whose job description starts with erotic and violent, documentarians use film as a tool to describe the world in their eyes. One does not have to have a filming location to make documentary. A camera and a keen mind, in many occasions, are more than adequate. Luc Jacquet chose a different approach. He went to the extremity to film the ultimate love and responsibility.

Each winter, in the land human being does not reside, emperor penguins march tens of miles inland to the place they were born to mate. One male and one female. A family starts, so does a heroic story. The penguins have eaten for months before the long march, because they know a long hunger is ahead. Tens of miles might be easy for human. However, as you can imagine, it is dangerous and laborious for penguins, which are birds, to travel this distance in the Antarctica. It takes them weeks to arrive their destination. Amazingly, all penguins arrive with in a span of 24 hours from all directions.

There is not much time for penguins. They need to find a lover before the day becomes completely dark. They hump, they chase and some of them may even have their crushes. When all settles down, they pair up and mate.

The daytime becomes shorter each day. Female penguins are pregnant. They are anxiously waiting for their eggs and the strongest blizzards in this planet. When the lights are officially turned off, the exhausted female penguins, which have lost thirty percent of their body weights, give birth to the eggs.

The arrival of the eggs is not the end of the story. Temperature of -40C can freeze the eggs in a minute. The penguins’ efforts would have been in vain. However, the females can not stay. They need to go back to the sea to eat; otherwise, they would not survive. The task of hatching baby penguins falls on the shoulder of the male penguins. The eggs need to be transferred from females to males, who then hide them between their feet and abdomen. Many eggs are lost in this not so simple process.

The females take off. Ahead of them is a longer journey to the sea shore, as winter has frozen the ice land even more. Many of them will not survive. Those survived have a month to eat, for themselves and for the baby penguins to come.

Meanwhile, the fathers stay. They need to protect the eggs against both the freezing temperature and the blizzard. They form a circle; direct their backs against the outside. They take turns to the outer section. Yet, they have no food.

By the time the mothers come back, the fathers haven’t eaten anything in three months. The baby birds already come out of the shell. They are hungry. The fathers have to feed them with the limited remaining food in their stomach, otherwise, the baby penguins will die.

The family does not have the leisure to stay together for long. The fathers have to go back to the sea to eat. They have lost more than forty percent of their body weight. Furthermore, they still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to come back to relieve the mothers.

The fathers and mothers take turns. Finally, summer comes. The sea shore is closer and closer to the place they breed. The baby penguins grow bigger and bigger. They now can run, play and when the moment comes, they will dive into the sea and say goodbye to their parents. They will not come back in four years. The cycle continues, just as it does in millions of years…
The love and existence that found in this movie is extremely powerful. Morgan Freeman narrated it beautifully. And yes, he did it in one day.

Find the movie. You will not regret.

第六期 2005年10月28日 星期五
主办:未名空间(www.mitbbs.com)
   未名交友(www.jiaoyou8.com)
 
   
   

作者:TalkToHer
作者:espera
作者:hoopsnyoyo
作者:sundance
作者:blessfromGod
作者:fleur
来源:未名交友
来源:未名交友
来源:未名空间
来源:未名交友
来源:未名交友
来源:未名交友
   
     
         
 
 
         
 
 
 
 
         
 
 
         
 
 
         
 
 
         
 
 
       返回顶端
版权所有:未名空间(www.mitbbs.com)
未名交友(www.jiaoyou8.com)
编辑部:contact_mitbbs@unkownspace.net
文章版权归其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