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网络周刊-主办:未名空间(www.mitbbs.com)未名交友(www.jiaoyou8.com)
第五期 2005年10月21日 星期五
 主办:未名空间(www.mitbbs.com)
    未名交友(www.jiaoyou8.com)
   
朋友啊,朋友      作者:burt  来源:未名空间
西方文化中的恶灵  作者chrr  来源未名空间
※ 要娶就娶个37度的女人
                   作者:linzi 来源:未名交友
给七十年代一个闹腾的理由
                    作者:fayerfayer 来源:未名交友
钟子期---俞伯牙 高山流水觅知音
                    作者:ziqizhong  来源:未名交友
   
 
 
  朋友啊,朋友
(心儿写的,我代贴)
作者burt  来源未名空间

朋友啊,朋友

新学期的一个晚上,照例给nornor读睡前故事,但他好象郁郁寡欢的样子,问他在想什么。 结果听他回答到:“妈妈,我在学校里没有朋友了。”

我大吃一惊。 因为nornor虽然很内向,但在学校里一直是“the most popular guy," 玩起来都是前簇后拥的, 所以我最近也很少关心这个问题。

连忙问他原来的朋友呢?

原来新学期伊始, 原来的朋友都去上kindgarden了,只见他掰着手指数到:“Adam 走了,Maggie 走了, Nicolas走了, Dilum 走了...." 一脸的失落。。。

人生自古伤离别,记得我们的一个朋友要搬去加州时,我们去飞机场送他,nornor对那个朋友说:“伯伯, 你要走了,我很伤心。。。” 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当时,看到一个3岁的小孩子表现出这样的离愁别恨我还是有些惊讶, 因为我的理解还停留在他们婴幼儿期时“out of sight, out of existence"的状态。

看来他们似乎已经开始渴望一种稳定的朋友关系, 而不仅仅是在一起时parallel play.

而且,他们开始形成选择朋友的标准。 那天晚上,我问nornor “那,你们学校有没有来新的小朋友呀? 你可以跟他们玩呀。”

nornor说:“我喜欢跟5岁的小朋友玩, 还有4岁的,3岁的也可以,但是我不喜欢跟两岁的小朋友玩。” (虽然我对他这种态度并不赞成,但确实可以理解。)

于是我们讨论了如何“make new friends", 因为他很内向, 于是采取role play的方式进行 练习 "Hi, my name is XXXX. can I be your friends?"

过了几天, nornor开始回来报告新朋友的进展。 后来又收到一个家长的note, 和nornor set up playdate. 听那家长讲起说, 她刚刚问起nornor愿不愿意和她女儿玩, nornor就迫不及待地回答说:“Yes, my home phone # is 781-XXX-XXX, and my home address is XXXX....."

朋友啊,朋友, 你可曾想起了我?



     
         
 
 
  西方文化中的恶
 作者chrr  来源未名空间

题目挺大挺吓人,可我也想不起多少。先定义一下“恶灵”吧。这里所说的“恶灵”,是指那些想象出来的,具有全部或部分动物形象(但并非是现存真实动物的翻版),且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拥有较高智商的,有血有肉的生物。当然,它们要干一些伤害人类的事情或者至少让人产生很恐怖的感觉,以成其“恶”名。按照这个定义,纯粹的“魔鬼”或“恶鬼”都不属于“恶灵”。

先说说电影里经常能见到的。吸血鬼(Vampire);龙(Dragon),那种大肚子长翅膀的,跟中国的不一样;狼人(Werewolf)。

以上这三个,都不曾在希腊神话当中出现过,而<圣经>当中也只提到过龙(约翰启示录)。因此我怀疑,这几位同志很可能是日尔曼人或克尔特人,甚至斯拉夫人的原始文化当中所固有的恶灵。虽然自中世纪以后,欧洲人逐渐完全接受了基督教和希腊-罗马文化,但日尔曼/克尔特/斯拉夫原始文化当中的一些内容毕竟保留了下来,特别是这些故老相传的东西;它们在民间的生命力,很可能不亚于阳春白雪式的希腊神话,比如安徒生笔下的人鱼也是一个明显的“北欧/东北欧土著”。当然人鱼公主属于“善灵”,就象爱尔兰民间传说当中的矮仙(Leprechaun)一样,不是本文所讨论的内容,呵呵。

此外就是希腊神话当中很有名,但在近现代的欧美影视文学作品却似乎不如吸血鬼等人那么吃香的。西壬(Siren),上半身是女人,下半身是鸟,俄底修斯险些吃了她们的亏;狮身人面的斯芬克司(Sphinx),死在了俄狄甫斯的嘴上;牛头怪(Minotaur),被他姐姐出卖,倒在提修斯的剑下;大海怪(Ketos),险些吃掉珀耳修斯的新娘;墨杜萨(Medusa),就是所谓的“蛇发女怪”;马人(Centaur),过去根据发音将其译为“仙驼”,我以为这个翻译很是信达雅,然而马人里面也有好的,比如赫拉克勒斯的老师喀戎,升天以后就是人马座。

最近重读希腊神话,突然发现一件有趣的事,被赫拉克勒斯所杀死的九头蛇(Hydra,分特,这个词好象和“水”有关),同<西游记>当中的碧波潭附马九头虫老兄颇有相似之处,虽然<西游记>原书当中总得倾向于把此君描述成一种飞禽,但有些地方似乎还能看到爬行动物的影子(“长短似鼋鼍样致”),而电视连续剧当中干脆就让这位老兄长了几个蛇头(不过倘若仔细看,我觉得最后长出的那个更象是某种恐龙的脑袋,呵呵)。另外北亚的阿尔泰各族当中也普遍流传着“多头蛇”的传说,这是否也可以看作是Hydra的亲戚呢?

当然,希腊神话当中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的恶灵,比如百眼之蛇阿耳戈斯(Argos),奉赫拉之命看守伊娥,最后被赫尔墨斯所杀;折磨阿革诺耳的“女人鸟”。。。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了。总的感觉,马人是希腊神话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非人智慧生物”,同其他恶灵所不同的是,这种东西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种族”,不象那些光棍一条的家伙--比如斯芬克司--自身一完蛋就绝种了。故此,马人的活动出现于多个神话故事当中,直到提修斯时代的后期;它们的销声匿迹,恐怕是在特洛伊战争之前。所以<荷马史诗>里面并没有这些半人半马的家伙们的现场表演。

最后说说来自<圣经>当中的恶灵。老大肯定是蛇,<约翰启示录>当中试图把蛇--连同所谓“大红龙”--解释成魔鬼的化身,但这似乎有些牵强,因为<创世纪>当中把蛇看作是由耶和华直接创造的一种生物(“耶和华神所造的,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同时,闪米特族的民间传说当中(比如被正统基督教会列为“伪经”之一的<以诺传>)则认为魔鬼(撒旦)是所谓“堕落天使”的化身,它们因反抗耶和华而被从天界放逐。

<圣经>当中能排老二的“恶灵”,恐怕要算利维坦(Leviathan,约伯记(Job)第四十一章,中文版合和本<圣经>当中竟然把Leviathan这个词译为“鳄鱼”,实在是令人摸不着头脑),这个家伙对西方文化的影响着实不小,它曾被大哲学家霍布斯当作一本著作的名字,由此就变成了西方“民主派”政治家们对“专制政权”的称呼--当然,也包括对中国。最近在同学家里看了一部好莱坞垃圾恐怖片,名字就叫Leviathan,讲的是某海底矿场被某种怪兽攻击的故事,同<Species>当中的情节类似,这种怪兽可以通过液体感染人类,然后再从人体里面长出来,该片的构思可谓毫无创意,我劝大家不要去看,呵呵。

此外,同利维坦一起在<约伯记>当中现身的还有另一种怪兽:Behemoth(约伯记第四十章,中文版(合和本)当中译作“河马”,简直太不着边儿了),这个单词目前似乎还没有固定的音译,就先这么搁着吧。

一时头脑发热之作,难免漏洞百出,欢迎大家批评补正。:)


     
         
 
 
  要娶就娶个37度的女人
 作者:linzi 来源:未名交友

时代不同了,要娶就娶个37度的女人。

37度的女人,当然也不是女人中的极品。但是娶了她们,男人会很舒心,安心,放心,还附带省钱,省力,省事儿,省了烦。

在这个女权被当作是社会的进步与完善,男女同工同酬同出入共进退同风雨共天灾人祸的时代,男人对好女人的要求是不是也越来越苛刻了呢?只有漂亮的长相显然不够谁不知道花瓶的时代太过简单早已过去;只有卑躬屈膝的委曲求全显然也不行这个年代男人需要倾诉需要发泄需要理解需要扶持你懂不懂;只有善良得近乎懦弱的天性那更不行了不要说不足以支撑一个男人打江山坐帐风云后院还得有忧患那谁受得了啊都这么累了!如今的男人想娶得好,那也是挑了又挑,防了又防,在超越了他们的动物本能之后,我们终於发现一种女人正在走俏:

这种女人,她们知书达理,为人处事不很计较狭隘,但也不失妩媚娇柔。

这种女人,一直在社会竞争中像男人一样地努力着,虽然至今没有成为“女强人”,但她们也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态平常般柔和,面容慈母般安详,眼神舵盘般坚定,判断仪表般准确。

这种女人,心中有自己的做人理念,凡事力求公平合理尽善尽美-她们普通但不庸俗,恬静但不乏味,自立但不自负,自强但不自傲,善良但不软弱,聪明但不狡诈,成熟但不世故,仁爱但不泛滥,豁达但不随便,厚道但不纵容,体谅但不迁就,感性但不造作,理性但不冷酷,乐观但不盲目,体贴但不多疑,温柔但不愚蠢,整洁但非洁癖。她们不慕虚荣,不贪富贵,不恋权势,不弃清贫。求的只是相濡以沫。

因为这种感觉似体温的感觉,所以我们就管这种女人叫-37度女人。

37度女人,当然不是女人中的极品,但是娶了她们,我前面都说过了,好处你随便发挥想象力好了。

37度女人标签之一:没什么事业心,但在工作中游刃有余,胜任自如

他的理想描述:

无论时代如何改变,我觉得女人还是终究以家庭为重的。事业上小有所成的女人,只证明了一点,她有能力,有能力胜任生活赋于她的这个角色。这个能力,其实也是她能胜任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一个男人的女人的基础。你不能想像一个在社会中无法好好生存的女人,她会有意外的能力治理好一个家庭。而一个适应外面的世界的女人,虽然不保证一定是个理家的好手,但可信度总是高些吧?

但事业上太出色的女人也不是理想的女人,尤其以事业为重,名列“女强人”之流。

太醉心事业的女人,(此处COPY事业心太重的男人的弊病一段,所以可省去四行约200字,外加)时代再怎么不一样,男人也很难接受走到哪儿别人都管你叫“*先生”,然后你得矫正“*”是我太太的姓,敝人姓“X”。每个人在生命中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毕竟无论娶妻还是嫁人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解决孤单和寂寞的问题。(对少数耐得住孤单和寂寞的,就不必争取成为37度的男人和女人了。)时间都用在在外打拼,顾家陪你的时间,不用我说了吧,自己算吧,算术学得不好的,赶紧从时间隧道回小学吧!

37度的女人标签二:有点漂亮但不能漂亮得都跟电影明星似的

他的理想描述:

男人是更接近动物本能的动物,找老婆先要过得了眼这就不用说了。虽然都知道黑了灯都一样,可毕竟有天亮的时候。再说了,视觉上的记忆总还有个延续的时间也不是随关灯可以马上消失的镜头啊!所以,老婆要漂亮是没错的了。这据说还影响到了遗传。但不能太漂亮。要是漂亮得都跟电影明星似的,你知道她花了多少时间和银子哪儿是真的吗?不说这做出来的明星,就是真的漂亮到那种让大街上所有男人女人都走不动一走非撞墙的程度,嘻嘻,(下面,也可以COPY37度男人那段了,省100字)。要是再很不巧是个瓷娃娃,草包娃娃,那不更成了烫手的山芋?

所以,大部分男人选老婆的标准是不能不漂亮,但也不能太漂亮。然后,很多男人用了一个很通俗的说法,看着顺眼,最好可爱,就行。懂吗?可爱,就是哪儿哪儿的比例都对,凑到一起也算过得去,还得加点儿灵气,但都不属于需要买耳鼻喉的单项和全保险的那种。这怎么看起来比单纯的漂亮还难点儿?

37度女人标签三:最好有点钱,实在没钱也不要紧但绝不能有个就等着嫁闺女赚一笔的丈母娘

他的理想描述:

说女人最好有点儿钱,就又说回标签一去了。所谓的没有经济上的独立,就不会有人格上的独立。这是基本,这个社会是现实的,你不需要隔行隔业去攀比,但同工同种如果你总是屈居人后,起码能力值得怀疑吧?不是智商有问题就是为人处事之道的性格上的问题,总不能都运气不好吧?生存的能力值得怀疑之后,就是生活的质量的能力的怀疑了。所以,37度的女人,应该是有点儿钱,以养小资。毕竟女人要是穷惯了算起柴米油盐,那绝对不是勤俭持家的代用券。娶这么个老婆,这辈子浪漫的事情你就别想了。她一定会让你把买花的钱折成现金给她,一盆冷水泼得你心凉。除此之外就不需要太有钱了。

不是说了吗,这世道男人有钱就学坏,女人学坏就有钱。所以女人没钱不是大问题,说明她还没学坏。至於丈母娘那边的帐,同志们自己想吧,在这儿省了1000字。

所以,好女人应该是这样的:既要衣食无忧,又不能挥霍无度。

37度的女人标签四:浪漫但不能太浪漫

他的理想描述:

谁告诉过你男人不需要浪漫了?不然光看选美,看《PLAYBOY》,逛窑子就够了,还找你个有温度的女人干吗?别以为送花是男人的专利,收花是女人的权力。不信,你试试送盆喜阴的蓝花,不用浇水的仙人球,放到他睁眼就能看到的窗台,你看他感动不感动,还赖床不赖床?不感动的算我没说哈。

女人的浪漫,要恰到好处。也是需要浪漫又不能太浪漫。约会的时候故意迟到让男人在寒风中傻站半小时以考验忠贞,让男人每天送花到公司昭告天下那个送花的傻瓜爱你,大冬天的穿着无袖的及地长裙冻成小鸟依人,100度的夏日在满是暴晒着赤裸着拥挤着的男女老少成群结队黑压压都人比沙子还多的沙滩上牵着手躲闪着穿梭,等等等等,(这里省去8000字细数种种太浪漫),这样的浪漫男人受得了吗?其实这个标准也不难把握。就是要求女人即能弄点儿小玩意儿把你的驴窝布置得像家;又能在你出门的时候纠正你领带歪了鞋穿反了然后不经意地说开车小心再捎带上下班早点回家;在你生病的时候看得清楚体温计给你下药的时候知道什么和什么不能混着吃用多少度的水;在你升迁的时候拉你去城里靠海临河的那家老西餐厅叫一客七分熟的牛排咱不坐老地方了换一个视野开阔些的能看见下面的小船和进出的美女的;在你失意的时候关你一个人在房里装做不闻不问等你出来的时候你发现饭菜还热着;在你三两好友喝了18几几年的红的N多今年的啤的东倒西歪的时候一个一个地把人送走你醒来发现躺在自己的床上不是沙发上;在你出门的时候打点好你的皮箱等你到了地方打开皮箱才发现里面还躺着一件很舒服很柔软的棉质睡袍其实她都知道酒店里有;半夜里你打电话回去那边一听就是睡意朦胧半梦半醒你问干吗呢她准说想你呢;你的生日的时候年年都要不提醒地记得并送上总是让你惊喜的大大小小的礼物说不定还包括送你个长得和你一样的孩子;然后为了孩子的教育你说私立她说公立你说中国她说美国但最后总是说服不了你就听了你的。浪漫和生活,哈哈,哪儿那么容易拿捏得准呢!37度的女人,也许可以?

37度的女人标签五:脾气好但不能太软弱

他的理想描述:

这个男人吧,其实是没有进化好的动物。总是欺软怕硬还死要面子。所以,太没脾气的女人也会让男人发号施令时变本加厉。起初你还会有些优越感,慢慢地你就烦了,就不当她是个需要尊重的女人了。所以37度的女人,绝对不能脾气太好,要懂得据理力争和不文不火,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动物吗,要用点儿人道的慈悲,还得用点儿鞭子的规范。不能一谓的忍让,一谓的迁就,一谓的退缩。没思想,没主张,没见解,没反抗,没意志的女人,是很没有生气没有活力没有长久的引力的一种类型。37度的女人当然不是。她们能忍则忍不能忍或者不该忍知道该怎么反抗比如吸烟的去外面;她们能担则担不能担也不会超意识超能力地逞强比如换下水管道;她们也会小小的虚荣跑去维多利亚秘密买内衣告诉自己就是不一样的舒服但不介意因此被骂烧包。

说到底,37度的女人,还是女人。总是有所能有所不能,她们显然不是女人中的极品,但她们一定是女人。

男人想娶的就是一个像女人,是女人的女人,不是吗?不是的也算我没说哈!这种女人绝不会囊括一个男人一生需要的四个女人(端庄贤淑的妻,温柔妩媚的情人,聪慧豁达的红颜知己,风流缠绵的一夜情人),但,你至少多少都看到了些她们的影子,这就是37度的女人。如果你有幸碰到一个就别错过,虽然这比中六合彩的几率还低。

仅以此文对称《要嫁就嫁个37度的男人》。本篇纯属瞎掰,无聊之物,不必介怀!大家看着热闹就好了。

 

     
         
 
 
  给七十年代一个闹腾的理由
  作者:fayerfayer 来源:未名交友

这是一个颓废的年代,这是一个悲掺的年代,这是一个激进的年代,这是一个掉在幸福篓子里的年代…几乎人们给每一个年代都能有一个较明确的定义,然而,对于七十年代却是那么模糊不清,莫衷一是,它似乎是一个尴尬的年代,有那么多欲望却不敢张扬,接受红旗下“五讲四美三热爱”最传统的教育,却经受着盗版DVD和网络等带来西方巨大的诱惑,然后总是慢几拍地跟在西方和港台年轻人的后面追逐流行与时尚,不知不觉已到而立之年。如果你还没有参加过关于七十年代的主题PARTY,那你看来还是真的老了,我是一向不服老的,总带着一颗对世界新鲜而充满好奇的心,所以最近倒是积极参加了一次名为“再一次亲密接触”的70年代PARTY。

五月的太阳幸福而火热,几乎让人忘了自己是哪个年代生人,PARTY在安定门内松海宾馆旁一个非常幽静的酒吧,还没进去,就听到老歌“几度夕阳红”飘了出来,暗想此歌还不够力度,也许还是当年万人空巷的“射雕英雄传”主题歌更能引起共鸣。来的人有开车的,坐公汽的,也有走路的,都是神定气闲的样子,倒是一下子把酒吧里几个轻舞飞扬的八十年代给分辨出来。主持也是一个来自七十年代的交通台主持人云飞,现场装点着以前很流行的皱纹纸。大家落座后,第一个问题都是互问是七几年的了,连平时忌讳年龄问题的女士也不例外,答案从70到79的落差较大,还掺乎了几个六十年代的,结果这又分成了好几批。

煽情的音乐不断,大家把各自带了老照片扫到电脑里,这下算是找到感觉,小BABY让人把男猜成女,女猜成男,那个年代的校服,那个年代的经典POSE…照片都发黄了,确实是老了。主持人把众人分成两班,分别选出了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正而八经地挂上了几条杠,一班的口号是“向赖宁同学学习”,二班的是“时刻准备着”。酒吧大屏幕开始放映《阳光灿烂的日子》经典片段,片子里面的夏雨给老师帽子里放煤球、打群架、抽烟、追女孩儿…天啊,我们的青春难道这么残酷与灰色?在场的男士看来颇有共鸣,得意地说起小学、初中的种种恶劣行为,把清凉油抹上黑板让老师写不了字,把同学的牙膏换成鞋油引发一场班级恶战,偷偷往最喜欢的女孩书桌里扔死老鼠,请个假爸爸来参加学校家长会…这些灰色幽默比起《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精彩有过之无不及,大家看我文文静静一副淑女样子,在讨论时问我是怎么和象《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小桃红那种坏女孩拉开距离的,我一本正经地说“保持神秘感、装清高、对男生不屑一顾、三八线…”天知道,我那时候用一把铜锁把同桌男生打个脑袋大包从此再没有男生愿意和我同桌,曾经组织一帮调皮鬼每天跑到班长家门口大唱大跳”我们是害虫!正义的灭害灵!”每天要梳着翁美龄似的十二个小辫才肯出门。

时代的痕迹谁也无法抹去,当第六套广播体操的音乐响起,大家不由自主地举起双臂,几个活跃分子带头认真做了起来,大多数微笑着观看,仿佛又回到校园那飘着丁香花味的大树荫下,听着领队老师的口号…

喝着八十年代的奶茶、美式爆米花,大家一起玩起了“跳皮筋”(北方也叫“跳茅坑”)、拍放宝(南方叫“拍不干胶),玩输的给玩赢的戴小红花,现场气氛轻松愉快却是不够热烈与闹腾,观看闲聊的比爱表现的多,这也许是70年代的典型特征—含蓄低调,不事张扬地讲究品味与个性。

“让我们荡起双浆,小船儿推开波浪…”在这首时代主题性强却又少数比较唯美的歌声中,70年代生人一唱一和,一些最早的七十年代独生子女们动情地说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兄弟姐妹。

昨日在一家主流媒体上看到中国正在经历着镀金年代,我们正是从极度匮乏的束缚中摆脱出来的一代,所激发出的热情总是惊人的,而每个国家都会出现这样的时期,想想17世纪的荷兰人,巴尔扎克时期的法国人,19世纪后半叶的美国人,20世纪60-80年代的日本人,他们都心怀赞美地构建着镀金年代,所以我们也还正当壮年,仍然满怀希望地建设、享受着这个年代,就当自己永远年轻,如同可爱的王菲把自己任命为六年级二班的班长,和她一样开心地怀旧着,开心地闹腾着。

 

     
         
 
 
 
  钟子期---俞伯牙 高山流水觅知音
 作者:ziqizhong  来源:未名交友
   

以ziqizhong 的ID 在交友网注册已半年有余, 与网友们的交流使我受益匪浅.但是,常常被很多朋友问起同一个问题.就是我的ID ziqizhong 是什么意思? 有位 New York 的网友根据汉语拼音的发音猜了7个,就是没有一个沾边儿的.因为他猜的其中一个是"中子气",我就和他开玩笑说"是啊, 我还是神经毒那,很厉害的!" 我想也许这位朋友早已把这件事忘了. 我也一直没有老实交待.

就在三天前, 一位 BOSTON 的年青网友写来了这样一封Mail. "钟子期?我虽然没有俞伯牙的才情,不过也许我们也能成为高山流水的知音?" 很高兴有人能猜穿它. 随后, 我这样回了这位网友." 你是这个网上唯一猜出这个ID出处的人. 本人在此从不和小自己五岁以上的人来往, 但是今天就收下你这个朋友." 其实,俞伯牙和钟子期在年龄上也不是一代人.却也能成为千古知音.

借此机会介绍一点儿两位古人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 希望每一位朋友都能在交友网觅得知音.

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他的名字叫俞伯牙。俞伯牙从小非常聪明,天赋极高,又很喜欢音乐,他拜当时很有名气的琴师成连为老师。

  学习了三年,俞伯牙琴艺大长,成了当地有名气的琴师。但是俞伯牙常常感到苦恼, 因为在艺术上还达不到更高的境界。 俞伯牙的老师连成知道了他的心思后,便对他说,我已经把自己的全部技艺都教给了你,而且你学习得很好。至于音乐的感受力、悟性方面,我自己也没学好。我的老师方子春是一代宗师,他琴艺高超,对音乐有独特的感受力。他现住在东海的一个岛上,我带你去拜见他,跟他继续深造,你看好吗?俞伯牙闻听大喜,连声说好!

  他们准备了充足的食品,乘船往东海进发。一天,船行至东海的蓬莱山,成连对伯牙说:“你先在蓬莱山稍侯,我去接老师,马上就回来。”说完,连成划船离开了。 过了许多天,连成没回来,伯牙很伤心。他抬头望大海,大海波涛汹涌,回首望岛内,山林一片寂静,只有鸟儿在啼鸣,像在唱忧伤的歌。 伯牙不禁触景生情,由感而发,仰天长叹,即兴弹了一首曲子。曲中充满了忧伤之情。从这时起,俞伯牙的琴艺大长。 其实,成连老师是让俞伯牙独自在大自然中寻求一种感受。

  俞伯牙身处孤岛,整日与海为伴,与树林飞鸟为伍,感情很自然地发生了变化,陶冶了心灵,真正体会到了艺术的本质,才能创作出真正的传世之作。 后来,俞伯牙成了一代杰出的琴师,但真心能听懂他的曲子的人却不多。

俞伯牙在蓬莱仙岛上学到高超琴艺后,被周天子拜为司乐太师之职。他奉命修乐谱,专程去楚地采风。

一天,俞伯牙带着琴僮顺汉水而下来到长江口,突然乌云盖顶,狂风大作。

霎时之间,波涌浪翻,惊涛怒吼,将俞伯牙所乘的船颠得起伏摇晃。

船夫急忙拉索,降下帆来。

不多时,暴雨倾盆,江面上金蛇狂舞。船夫速将船摇到山崖下江湾处抛锚系缆,单等那风雨过后,再行开船。

狂风暴雨直到天黑才停。

俞伯牙待风住雨停,站在船头一看,只见月儿初升,挂在崖顶,月影沉碧,波澜不惊,杜鹃啼鸣,更添幽静,不禁触动乐思,犯了琴瘾。他便回舱开囊取琴,对着明月和浩荡的江水弹拨起来。他一曲尚未弹完,突然琴弦断了一根,船夫和琴僮从沉醉中醒来,突然见有个樵夫也立在船头听琴。

船夫掂着一把桨喝问:“黑夜上船为哪般?”

那人答道:“小人打柴贪晚,被暴雨阻于此崖。雨过之后,正要还家,忽听琴声一片,便冒失上船聆听。”琴僮冷笑道:“山野打柴之人,也敢称‘听琴’二字!”

那人非但不走,反诘道:“若欺负山野之中没有听琴之人,那么这夜静更深,荒崖之下,也就不该有弹琴之客了!”
俞伯牙见这位樵夫出言不卑不亢,便问道:“你既然听琴,可知老夫适才弹的是什么曲子?”

樵夫从容答道:“小人若不知,也就不来听琴了。”

俞伯牙听这口气,颇为惊疑,便道:“那就请讲吧!”

樵夫道:“方才大人所弹,乃是雨后江畔,羁旅愁怀,即景生情,随想之曲。其商声悲凉,使人听了后十分怆然,不过照全曲之意,那末尾两声应是怕见秋月才好,可惜琴弦嘎然而断,不知是不是此意?”

俞伯牙一听,连忙说道:“先生所言极是!快别站立,坐下一叙!”

樵夫听了这话,爽然坐下。

琴僮见樵夫不谢而坐,忿然道:“山野粗人,真不知礼数,也不看看眼前是何大官儿哩!”

樵夫白了琴僮一眼,朗声道:“我钟子期有个怪脾气,只看琴艺高低,不问官阶大小。”

俞伯牙见自报家门的钟子期虽身为樵夫,却有一股傲气,便有几分不满。他捋着银须问道:“你既能听得出琴声一二,想必也晓得一点乐理吧?”
钟子期一听这话中有奚落之意,便索性傲然答道:“假若老大人于乐理上有何不明白处,只管发问就是!”

俞伯牙听钟子期口出狂言,便道:“那老夫就彻夜不眠,来个打破沙锅问到底了!”

钟子期点点头道:“大人请随便问!”

俞伯牙想:“若是挑太难的发问,算是欺负这乳臭未干的小儿,只有拣个简单的难住他,才好叫他服气。他略一思忖,便问道:“《礼经》云:‘文之以五声,播之以八音。’《书经》亦云:‘八音克谐。’请问:这‘八音’作何解释?与‘七音’有何不同?”

钟子期随口答道:“所谓‘八音’,乃指八类乐器,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是也。而所谓‘七音’,不过是七声音阶。宫、商、角、徵、羽五声外,又加变宫、变徵二声,合为七声。”

俞伯牙想到这一般乐理,只要记忆力好都记得,不足为取。他想了想,又问道:“何者为乐?何为乐之妙境?”

钟子期侃侃答道:“夫乐者,天地之体,万物之性也。合其体,得其性则和;离其体,失其性则乖。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且闻乐习乐,可使人精神平和,衰气不入,天地交泰,远物来集。故知圣人之乐,和而已矣!和心足于内,和气见于外,和声成于乐。盖人有喜怒哀乐,声有节奏法度,应时变化,不失其和。以是观之,乐之妙境胜界,唯和谐焉!“

俞伯牙见难不倒钟子期,哪肯罢休,又问道:“同是音乐,何以有动人、不动人之别?”

钟子期微微一笑:“作乐者性情有真假之分,听乐者心弦有动凝之异。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无以动人。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情动于中而神飞于外,外感于人乃复动于中。所以音乐想感动人,其要旨贵在一个真字!”
俞伯牙见钟子期对答如流,暗思道:“老夫琴艺,天下第一。每逢弹出蓬莱自创的琴曲无人可识,现即兴弹出,谅他绞尽脑汁也难猜出!于是,他又问道:“倘若老夫弹琴,眼前虽无其景,心中却有所思,你能猜出来是什么意思吗?”
钟子期笑道:“在下不才,然而只要听到琴音便知雅意,大人且请开弹,在下洗耳恭听。”

俞伯牙十指跳跃,使出浑身解数,弹出一曲。

钟子期听罢,击掌赞叹道:“巍巍乎若泰山! 妙呵,听老大人的琴音是那般昂扬雄伟,就像巍巍峨的高山一样!”

俞伯牙不禁暗自惊奇。他不动声色地又重划快搓,只听那叮叮咚咚,嘈嘈切切,又泻出一支曲子来。

俞伯牙的曲子还没弹完,钟子期又赞道:“洋洋乎若江海! 妙呵,听老大人的琴音是那样浩浩荡荡,就像滔滔流水一样!”

俞伯牙一听,惊喜万分。他急忙推琴而起,拱手作礼道:“真是荒山藏美玉,黄土埋明珠!老夫遍游五湖四海,今天终于找到知音了!”

钟子期听到这前所未闻的琴音,知道这老大人来历不俗,拜问后,知是大名鼎鼎的当今司乐太师,顿生敬意,便相邀到自己茅舍叙谈。

俞伯牙欣然随钟子期登上岸上山,来到山间茅舍。他在这里看到钟子期所整理的乐谱竹简,那渔歌、牧歌、猎歌、樵歌、祭歌、宴歌、情歌……均分类在册。他大开了眼界,想不到多年忙碌,天下乐谱只记下皮毛,而眼前这小伙子却记下世上难觅的乐谱。他拜谢再三,要钟子期出山辅佐他修乐谱。钟子期道:“我收集的乐谱全在简册之中,老太师可悉数拿去。这些乐谱,能留后世,我这位山野中人就心满意足了。以此去谋个一官半职还显得不够朋友。”

钟子期边说边束起竹简,作为送给俞伯牙的礼物。

俞伯牙见钟子期虽是个樵夫,可是学识渊博,深谙乐理,具有高尚的志趣和情操,便拉他面对青山作拜,结成刎颈之交。

次日,艳阳高照,长江口两人洒泪而别。约定来年春暖花开之际在此聚首,以叙衷肠。

转眼到了约定日期,俞伯牙又驾舟来到钟子期的茅舍,谁知在路口,便见一块墓碑。他上前一看,墓碑上写着:“钟子期之墓”。他顿时热泪长流,捶打着墓碑道:“天不该灭我知音!地不能埋我知音!天下可以无伯牙,不可以无子期啊!可怜我一辈子才遇到这一个知音,竟先我而亡啊!天地不公呀!”

俞伯牙悲恸欲绝。他在钟子期前行了三叩九拜大礼后,一直眼泪长流。

琴僮劝道:“老太师,天已不早了,快些下山吧!”

俞伯牙生气道:“我与子期知音一回,怎能如此轻易诀别呢?快把琴取来,待老夫为他再弹一曲《高山流水》吧!”

琴僮无奈,只得取来琴放在钟子期墓前。

俞伯牙跪在琴前,辛酸的老泪洒在琴上。他悲怀难抑,仰天叫道:“子期呀,且听伯牙再为你弹一曲吧……”

俞伯牙泣不成声,只见他双臂大起大落,十指如颠如狂。只听那琴声起初呜呜咽咽,含悲带血;继而又嘈嘈切切,噪响不绝。他悲愤填膺,泪流满面地说:“从此知音绝矣!”说罢,他蓦地抓起琴,对着钟子期墓前的磐石用力一摔,只听得轰然爆响,琴身粉碎,弦轸分离。

从此,俞伯牙终生不再弹琴了,却留下摔琴谢知音的佳话。

 

 
         
返回顶端
版权所有:未名空间(www.mitbbs.com)
未名交友(www.jiaoyou8.com)
编辑部:contact_mitbbs@unkownspace.net
文章版权归其原作者